栏目导航
丽江木府:一首凝结的民族史诗
来源:欧宝永久域名 发布时间:2025-03-29 15:35:13
春雪初霁,丽江古城显得分外古拙高雅。晨光中,飞檐翘角的恢宏修建群静静地坐落在冷巷深处。积雪覆盖了雕花的门楣,冰晶装点在黛青色的琉璃瓦上,韶光似乎在冰雪中凝结。这儿就是木府——徐霞客笔下的西南边境文明明珠,也是纳西族、汉族、藏族、白族等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前史见证。
近年来,丽江依托木府这一重要的文明地标,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造。木府成为民族团结前进演示教育基地和各民族往来沟通融合的展现窗口。从元代世袭土司府第到当今的重要文明地标,这座“凝结的民族史诗”正以凤凰涅槃的姿势,诠释着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造的年代出题。
近来,丽江古城迎来一场春雪。清晨时分,木府议事厅的房顶现已积满了新雪,门口的双狮石雕在雪幕中隐现,蓝底烫金的“忠义”牌坊更显严肃。
木府占地46亩,是明代木氏土司的府第。它以369米的中轴线为琴弦,在丽江古城奏响了一曲多民族修建艺术的交响乐章。木府始建于明代,大部分修建在清末兵火中被毁。1996年大地震后,丽江各民族的能工巧匠汇聚一堂,经过三年的艰苦尽力,木府如凤凰涅槃般再现于世。
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院长陈桂云介绍,震后康复重建的木府,布局结构根据明代晚期的修建面貌,散布着忠义坊、议事厅、万卷楼等修建。这些修建依山势逶迤散布在狮山脚下,凹凸参差,崎岖有致。木府既承续了唐宋华夏修建古拙粗暴的风格,又表现了明代修建恢宏严肃的气质,成为丽江古城的文明地标。
“天雨流芳”木牌坊是木府的迎宾门。跨过这座牌坊,就来到了木府。“天雨流芳”意为“天降芳雨,润泽大众”,在纳西语中意为“读书去吧”,足够表现了纳西人崇尚常识、注重教育的灵心慧性。
在木府仪门前有一副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出自土司木泰的汉文七言诗《两关使节》,“凤诏”指朝廷的诏书,“鹤书”指朝廷的国策文诰。
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解说员和茂蝶介绍,这副对联充沛表达了木氏土司对中心政权的忠实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维。前史上,木氏把维护国家统一作为最高的政治规范,以“忧国不忘驽马志,赤心千古壮山河”的决计来维护边远当地安靖。
木府内,第一座大殿议事厅的门楣上悬挂着三块大匾,均书有“诚意报国”字样。议事厅后,就是木氏土司的读书藏书之地——万卷楼。楼中广集百家之书,史称“楼中凡宋明各善本以数万计”,除了汉文明书本以外,还有大藏经、东巴经等,各民族优异的文学著作都聚集其间。
木府的修建细节也静静诉说着民族团结与融合。万卷楼外看两层,内为三层,取山东孔庙和北京魁星楼之精华而建,楼顶形似明朝时期墨客头上的八角帽。
“把万卷楼建于政治地位最高的议事厅之后,本不合宫室修建的古制,但木氏土司破例而行,标明其对中华文明、先进文明的注重和文明认同。”和茂蝶说。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杨福泉表明,在丽江古修建古拙简练、厚重结实风格的前提下,各族大师傅又独具匠心地将自己的风格和绝技充沛融注到木府重建工程中,各殿斗拱的细微部位、彩绘、雕梁画栋等都各具特征,表现了各殿掌墨大师傅个人的构思。可以说,木府是以表现华夏明代修建风格为主,融汇了纳西族、白族各种当地工艺风格和特性的修建“大观园”。
走到木府的忠义牌坊前,一座2米多高的铜像映入眼帘。铜像基座上刻着“友情”二字,基座上两位古人相向而立,攀谈甚欢。右边是徐霞客,左手执一卷书,右手扩展;左面是木增,身体轻轻前倾,手捻胡须,面带微笑。
这尊塑像复原了1639年的前史场景。其时,我国古代出色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应丽江土司木增之邀到访丽江,两人一见如故,一起讨论华夏文明,点评全国人物。为了留念这段前史,2015年9月,江苏省江阴市梧塍徐氏宗亲捐资打造了木、徐二公青铜像两座,其间一座铜像护送到丽江,从此,“友情”塑像便矗立在丽江古城,另一座相同的塑像则矗立在江阴徐霞客新居。
两人的友谊,见证了华夏文明与边远当地文明的融合。走进木府,“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万卷楼正门口的这副对联,日复一日向来客叙述着边远当地民族团结的前史。
在数百年的前史长河中,木氏土司维护国家安靖、促进民族团结,为丽江发明了厚重的前史背景和文明,留下了许多各民族往来沟通融合的美谈。除了与徐霞客的往来,木增刊印的《大藏经·甘珠尔》奠定了纳藏友谊的里程碑,而丽江岩画更是凝聚着各民族文明沟通、融合的结晶。
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副院长李文晓介绍,尽管纳西族有纳西语、东巴文,但一直都与中心保持高度一致。木氏土司在丽江大力推广华夏文明,万卷楼上悬挂的“行化边缴”匾是明朝嘉靖皇帝所赐,表达其对木氏土司文明兴边、文明治边的必定。
据介绍,历代木氏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著称于云南土司中,木氏宗族更有以木公、木增为代表的木氏作家群,《四库全书》中都录入有木增所写的诗文。
前史上,木氏土司充沛的发挥“辑宁边境”的效果,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深深融入到丽江各族儿女的血脉深处。东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向汉明帝敬献《白狼王歌》三章,自动表达边地少数民族“心归慈母”的国家认同认识;元代,纳西领袖以示归附,为祖国镇守一方疆域;明朝,木氏土司“率众先归”,活跃维护祖国边远当地安靖,皇帝钦赐“忠义”。
《明史·云南土司传》曰:“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木府康复重建完成后,丽江市活跃发掘其文明内在,收集整理民族文明资源,活跃探索新形势下推进文旅融合的新思路、新做法。
为了展现徐霞客和木府的友情,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设立了“徐霞客留念馆”,向广阔游客叙述徐霞客与丽江的友情和徐霞客在丽江游历的心路历程。2019年12月,由木府康复重建总指挥、首任院长黄乃镇所著的百万字著作《木府通论》正式出版发行。
2012年6月,电视剧《木府风云》播出,歌颂了纳西公民敞开亲和、勇敢无畏的民族精神,以及爱好和平、支持中心、维护国家统一的思维,再次带动了丽江旅行的热潮。当年木府观赏人数高达100多万人次,门票收入到达3000多万元,创前史新高。
正午时分,木府玉音楼二层的展厅迎来又一批游客。这是一座重檐攒尖式修建,由三个重檐、二十个翘角组成,房顶是藏式的铜顶,彩绘是白族的风格,雕琢是纳西族特征的,而修建格式是汉族的,五个腾空的翘角,就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游客在这儿赏识丽江岩画,倾听解说员说明,感触丽江各民族广泛往来、全面沟通、深度融合的精神面貌。
近年来,丽江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主线,施行旅行促进各民族往来沟通融合方案,深化发掘木府包含的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各民族自古以来往来沟通融合的史实和内在,把“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游客。
“康复重建木府不易,而守住木府、将其所承载的优异民族文明宏扬出去更是重任在肩。”陈桂云说,木府解说员由开始的十来人发展为一支40多人的部队,来自白族、彝族、普米族、傈僳族等十余个民族的解说员亲睦同处,成为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依托其丰盛的前史背景和文明底蕴,木府将“忠义”牌坊、《两关使节》、“诚意报国”“忠孝文武”“益笃忠贞”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鲜活资料融入解说词中,激起市民和游客酷爱祖国、酷爱家园的情怀。
现在,木府不只成为宣扬丽江文明的一个重要阵地,也成为丽江文旅融合、民族团结前进的榜样。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电子解说遍及的情况下,木府依然坚持人工解说。解说员身穿纳西族传统服饰,经过浸透爱情的解说,让游客更能感触民族团结前进的温度。计算显现,木府自1999年开馆至今,观赏人数已达1181多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75亿元。木府仍是我国华裔世界文明沟通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家园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前进演示单位”。
“咱们经过‘走进木府·感触文明’‘遇见·木府’等耐久生动的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全市广阔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丽江市委宣扬部常务副部长和庆媛说。
丽江木府,这颗多民族融合的灿烂明珠,正以簇新的姿势,持续书写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造的新篇章。
不只是木府,近年来丽江市拓途径、搭渠道,推进各族群众在空间、文明、经济、社会、心思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各族群众的生动描写。现在,全市共有全国民族团结前进榜样团体11个、民族团结前进榜样个人13人,省级民族团结前进榜样团体30个、民族团结前进榜样个人40人;全国民族团结前进演示单位8个,云南省民族团结前进演示区演示单位164个,市级演示单位509个。
下一步,丽江将持续维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明地标,维护传承好中华优秀前史传统文明,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造。
陈桂云表明,木府将持续发掘所包含的名贵文明和前史内在,聚集重要时刻节点,安排五光十色、特征明显的沉溺式现场教育活动,让前史发声、让文物说话。一起,持续推进《遇见·木府》夜游项目、开发丽江岩画文创产品,促进文明旅行消费形式立异提高,推进各民族了解中华民族前史,领会丽江文明,促进各民族往来沟通融合,让海内外游客领会更夸姣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