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欧宝永久域名

夏至 心静如水凉自生

来源:欧宝永久域名    发布时间:2025-06-23 09:43:09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夏至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备至也”。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认的一个节气。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公元前七世纪,祖先用土晷测日影,就先确认了最长的白日是夏至,古人以为夏至这一天是“阳极”,而物极必反,所以就有“阳极生阴”“夏至一阴生”的改变。

  夏至在古代但是节日,人们经过“夏祭”以请求灾消年丰。据《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当地物魈”,周代已有夏至祭地典礼,“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后世演变为民间祭神祈福,麦收之后农民既感谢天赐丰盈,又请求取得“秋报”。到了辽代夏至日叫“朝节”,妇女们互赠彩扇、粉脂等。扇子借以生风,粉脂用之涂改,以到达散热清浊的成效。

  西方对“夏至日”也十分重视。北欧的仲夏节通常在6月24日前后庆祝,这一天是基督教施洗者圣约翰(St. John the Baptist)的生日。与圣诞节相同,仲夏节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庆祝出世的节日。在北欧神话中,仲夏夜被视为魔法力气活泼的时段,隐藏在大地深处的精灵和奥秘生物会现身。因而,人们会燃起篝火来诱惑和欢迎这些奥秘的存在。

  《逸周书》里边讲:“夏至之日,鹿角解”。按中国人万物皆分阴阳的说法,它们一属阴一属阳。鹿角是朝前生的属阳,到夏至日阴气生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就开端掉落了。而麋是属阴的,所以到冬至日麋角才掉落。万物的阴阳特点真的很奇特。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感到一阴生,所以鼓翼而鸣。古人对知了并不恶感,乃至以为它生命力强,循环往复。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墓葬中都有死者口含玉蝉的习气。这是一种富有生命的标志,期望宗族兴隆,期盼生命循环往复。

  正人比德于羽,玉蝉是有德之虫。初唐时分,骆宾王写过一首闻名的诗《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何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尚,谁为表予心。”这首诗是赞咏蝉的。骆宾王觉得自身像蝉相同,心智高尚,但心意无处可表。可见古人对知了仍是很有好感的。

  半夏是野生草药,自身喜阴,所以大仲夏时节里边长不出来。到了夏至,阴气逐渐滋长的时分,在沼泽地里水田里,半夏就开端长出来了。这样一个时间段除了半夏,还有许多其他的植物。比如说木槿,它一枝一枝的,大朵并且艳丽。《礼记》上说,夏至之后,“半夏生,木堇荣”。《诗经》上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便是木槿。人如草木,不论是草药仍是花物,林林总总都是应季成长。

  在我国,消暑消夏的观念古来有之,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就记载了其时开封的消夏图景:“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楼房,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古代夏天盛行举行“消暑会”,古人野外纳凉,往往会喜欢环境优美之处,如荷塘边、竹林里、凉亭水榭、泛舟湖上等。

  在盛暑难熬之日,到荷塘边既能纳凉,又能观荷。杨万里在《暑热游荷在池上》一诗中说:“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此诗写得饶有风趣,不只人怕热,并且荷花也怕热,躲在碧伞似的荷叶下纳凉呢。

  北宋诗人秦观寻访到一个绝离烦热的消暑佳所,那便是坐落画桥南畔绿柳成行的荷塘边,他安上胡床,斜躺在上面,纵情领会纳凉的悠闲安闲。船妹子的笛声在水面环绕崎岖,怒放的莲花在风中飘着清香,动人肺腑。他不由地写下了《纳凉》一诗:“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安闲香。”

  消夏也许是个心理活动,“何故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刻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在白居易的眼中消除烦暑的最高境地莫过于:即便“人人消暑走如狂”,“但能心静即身凉”。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