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欧宝永久域名

“爸爸这次换我看护你” 父亲沉痾“00后”笑对日子撑起一个家

来源:欧宝永久域名    发布时间:2025-06-18 07:24:30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项炜 谢佳燊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邹丽娜 郑丹枚 通讯员 陈斌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大山深处,24岁的邹旭轩清晨起床,为患尿毒症偏瘫的父亲理药、煮饭、打针胰岛素……等给父亲洗漱完送上床歇息后,再抽暇打理自己的淘宝店肆。自称“最拿手偷闲”的他,却从早到晚都在繁忙着,这个“00后”青年,仔细照料父亲,用双手撑起一个家。

  6月13日清晨,朝雾还未散尽。记者从隆回县城搭车动身,一路向北,跋山涉水两个小时抵达目的地——隆回县小沙江镇。车刚拐进一条小道,便看到山沟间一栋小木屋,四面环山,清风穿林。绕过屋后刚打好桩的篱笆,迎面而来的是小木屋旁规整堆放的劈柴,小木屋的正门有一片空位,收拾得洁净而又整齐,更难以想象的是铺着碎石的土路,空位前方是旺盛的箬竹,整齐油亮,在山风中摇曳。

  走进小木屋,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柴火、和药水的滋味。堂屋稍微暗淡,左手边是一张寒酸的老沙发,邹旭轩的父亲邹代姣正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直到记者走近,听到脚步声才昂首暗示。穿过堂屋便是餐厅,右手边杂物间的地上上铺满了喂食兔子的“食料”。堂屋左手边是邹代姣的房间,墙面上贴着八张用A4纸打印的用药攻略,除了文字,还附上了药品的彩色照片。

  邹旭轩和记者说,2024年3月底他去浙江省宁波市那一个月,怕父亲记不清打针吃药的过程和药品姓名,用大号字体打印出来,一张粘贴满墙。邹代姣的床边放着一个小柜,十几种药品码得整规整齐。 “其实我是个很懒的人,我最拿手的事是‘偷闲’。”邹旭轩笑着说。但一天的共处,记者却看到了他与“自述”截然相反的一面。

  为父亲打针、做早饭、打扫宅院、劈柴、喂食家禽,家务还没干完,网店来了新订单,他守在堂屋右手边的“直播间”里用手机收拾发货信息,还抽暇跑到不远处山上的菜园里为蔬菜除草。晚上父亲睡后,他再回直播间,一边看着农产品直播课,一边剖析店肆数据,揣摩后续拍照内容。临睡前,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第二天要做的作业,防止遗失。记者问他累不累,他说:“人嘛,总要干事。”

  2023年7月中旬,邹旭轩从杭州辞去职务回乡,照料突发脑梗并确诊为尿毒症晚期的父亲。那年他22岁,刚从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结业,在杭州学习做电商,日子渐至佳境。

  “我在隆回玩呢,你别忧虑了。”邹旭轩一向记得与父亲的那次通话,布景声响的喧闹让他警惕,探问才得知父亲进了ICU,“查出来就中风了” 。彼时,邹旭轩身处杭州的病房,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他马上办理了出院手续,从杭州火急火燎赶回老家。“家里只需一个子女,我不回来爸爸怎样办?”

  接下来的故事,用邹旭轩自己的话说, 是“一天一天熬出来的”。为了让父亲把握病况,邹旭轩教他测血糖、打胰岛素、吃药,每一步都做了具体的图文阐明,他计划着只需父亲病况安稳,就回杭州持续创业。

  可实际比他料想的要难,父亲一个月吃药就要2000余元,加上透析、水电、租房,花销在5000元以上。邹旭轩和记者说,父亲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眼睛挨近失明,医治需求打眼底针,三次一个阶段,一次3000余元。医治完第一个阶段,父亲复发又半边瘫痪,失掉日子自理能力,他抛弃了外出作业的计划。

  “差不多时刻了,我先去给父亲做个晚饭。”17时30分,邹旭轩中断了与记者的攀谈, “我从小就自己煮饭,称心如意。”握着菜刀的手轻轻中止,脸上挂着笑。

  两岁那年母亲因病早逝,关于她的回忆,邹旭轩形象里只需零散几个片段,一是母亲在田里劳动,他哭着要喝水。另一个则是母亲逝世前,气若游丝安慰他。多年后,他在医院长椅上听医师宣告父亲“肾衰竭中晚期,有必要透析”的那一瞬间,他说:“就像老天判了死刑” 。

  面临命运,他没有诉苦。“多陪一天是一天,能治一点是一点。”邹旭轩学习护理操作,学习电商技巧,学习方针申报。村里人说他是个“个体户”,什么都自己干。

  “只需尽力,日子总会跳过越好。”一边照料父亲,一边运营网店,邹旭轩报了电商培训班,还拉来几个同学一同商议“共建直播间”,发现村里有金银花、猕猴桃、玉竹等丰厚的特征农产品资源后,更是想用从浙江学来的电商算法,为村里的特征农产品翻开新的出售通道。“慢慢来,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邹旭轩目光坚决。

  村里人常开玩笑道他直播时“扯嗓子像交兵”,但也悄然在手机里点了保藏和“重视”。有乡民悄然问他:“小邹,你要是做成了,能不能带着咱们一同?”他说:“我自己还在过河的半路呢。”但第二天,就在村头拍照产品介绍。

  父亲歇息后,邹旭轩搬了个“纯手工小木凳”坐在门口,用手机处理网购订单。“我不感觉自己是硬撑着坚持,仅仅觉得家在这里,父亲在这里,自己也在这里。”聊起未来,他笑了笑说:“慢慢来,哪怕是熬,也要熬出期望。”

  6月15日,父亲节,他没空写朋友圈案牍,也不明白怎样表达心情。照常一早起来煮饭、打针、去菜地、看订单。一切的话,都藏在他打好的围栏里,藏在那堵贴满了药单的墙上。

  山里没有喧嚣的祝愿,但邹旭轩和记者说,他会用脚步测量爱,用陪同去看护爱,用时刻酿出最朴素的爱——“爸爸,这次换我看护你!”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