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四里河路68号汇银广场1-2304
  • 邮编:230000
  • 电话:15856966006
  • 邮箱:328613930@qq.com
欧宝永久域名

借绿生“金” 兴业富民

来源:欧宝永久域名    发布时间:2025-06-18 07:24:08

  刚刚曩昔的端午假日,崇义的绿水青山间处处涌动着欢喜的人潮,全县共招待游客6.65万人次,完成旅行归纳收入5700万元。

  生态兴则工业兴,工业强则村庄强。近年来,崇义县安身丰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以“水、竹、田”为媒,构建起立体化绿色工业体系,2024年全县生态经济产量打破42.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添加12%。这片土地正用实践证明:厚植生态底色,就能提高开展成色,让借绿生“金”、兴业富民的愿望照亮村庄全面复兴的征程。

  雨后初霁,坐落崇义县过埠镇的赣州小漓江景区,好像一幅活动的水墨丹青,碧玉般的江面倒映着两岸青峦,粼粼波光中,一群群白鹭时而回旋扭转于竹林之上,时而停步浅滩整理雪羽。游船轻摇,载着旅客穿行于山水画廊,江岸的芦苇随风摇摆,与远处黛瓦白墙的村落同框,勾勒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江南诗韵,令游客不觉陶醉忘归。

  赣州小漓江是崇义的一个水上旅行项目,与该县横水镇、杰坝乡境内的七星望月景区同属阳明湖湿地ECO的重要组成部分。跟着气候转热,山拥着水、水绕着山的七星望月景区也成了游客亲水、消暑、参观、调理的抱负场所。来自深圳的退休教师李月清和老伴夜宿景区一间湖边板屋,晨起推窗,看到一对俊男靓女在雾气氤氲的湖面上划船,即兴吟诗: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

  看到游客接连不断,在阳明湖驾驭游船的李显文感慨万千。他说,早年,阳明湖周边集合着很多“水上漂”人家和饲养网箱,导致湖水污浊,一把镰刀掉到米把深的水里都难找到,现在湖水明澈,一串钥匙落入三米深的水底也能看到。

  为深化打好水生态环境保卫战,崇义县经过施行中小河流办理、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构建起“河畅、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经过整治,近五年来,阳明湖归纳养分状况指数稳定在35以内,未发生水华蓝藻现象;阳明湖省控水口断面水质好于国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要求,被我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我国好水”优异水源。2023年,阳明湖当选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第二批美丽河湖优异事例。

  现在,在七星望月景区湖面,设于深水区的浮标监测站,每隔2小时就会向“才智河长”体系传回水质数据;浅滩处,新建的生态饲养基地已替代早年间湖中凌乱且污染严峻的饲养网箱。这种看护与立异的交融,在阳明湖畔的竹筏码头相同演出:50多岁的杨官发满面笑容地握着游船舵轮,载着游客在碧波如镜的阳明湖景区畅游,手腕上褪色的防水表还藏着当年网箱养鱼时的划痕,他记住,十几年前,也是在这片湖面上,他整日弓着腰从浮排上往网箱撒饲料。

  近年来,崇义县还依托高山矿泉水资源丰厚的优势,开展天然饮用水工业,打造“崇义好水”区域品牌,带动周边乡民工作增收。此外,以阳明湖、七星湖为中心的水上休闲旅行项目,推出漂流、垂钓、民宿等多元业态,年招引游客超30万人次。

  山风拂过,翠浪翻涌。在崇义遍地深山竹海间,不时有林农将印有FSC(森林办理委员会)标识的毛竹装车启运。

  近来,跟着全省首单230.94吨认证毛竹销往世界商场,崇义县的深山林农开端触摸到全球可继续买卖的脉息。据悉,该县8个城镇30万亩竹林经世界森林办理委员会认证后,溢价效应闪现。国有林场以“企业+林农”形式建立标准化买卖链,既让每吨毛竹增值10元至20元,更让竹制品拿到直通欧美商场的“金钥匙”。

  崇义气候温文、雨量充分、土壤肥厚,优胜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雨后春笋的毛竹林。现在,该县毛竹总面积达73.5万亩,活立竹积蓄量超越1.03亿根,年产毛竹超1200万根。但是曩昔很长一段时间,漫山翠竹受低产低效、开发利用缺乏等要素困扰,竹资源特别大程度被糟蹋。

  针对此,崇义县思“变”谋“通”,依照“山上抓基地、山下建工厂、园区育龙头、林区活三产”的开展思路,想方设法培养优质资源。2024年以来,全县施行毛竹林改造提高4.37万亩,配套建造智能滴灌蓄水池24座,新建竹林工业路网71.45公里,打通了13个笋用林演示基地的“毛细血管”。经过“筑巢引凤”工程,先后在文英、思顺等城镇建成2.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当地竹工业链招商团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上一年促进4个竹基复合材料项目落地,撬动9.6亿元工业出资。

  该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学鹏介绍说:“县里经过立异打造‘好竹易’数字化买卖中枢,招引112家工业链主体云端集聚,构成‘手机扫竹签、秒获预授信’服务形式,联合金融机构为24家竹企发放贴息贷款合计2150万元,完成‘渠道接单-产线改造-金融输血’全链条赋能。”

  作为“我国竹乡”,崇义经过建造高标准竹工业园,引入竹纤维提取、竹家具制作等精深加工公司,推动毛竹归纳利用率提高至95%以上;同步开展林下经济,培养竹荪、竹林鸡等特征种养业,构成“以竹代塑”“以竹促游”的工业闭环。现在,全县竹工业年产量打破15亿元,带动3万余竹农民均增收超5000元,完成了“一根翠竹撬动一方工业”的绿色蝶变。

  晨雾旋绕,游客在层层叠叠的上堡梯田间纷繁停步,用镜头捕捉这“大地雕琢”的澎湃与俊美。

  本年五一假日,跟着“开犁”声响起,农户们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赶牛扶犁,来回翻耕,村中妇女们也在一边忙着打田坎。在犁好的田间,不少游客赤脚踏入富硒稻田,在“老把式”的指导下栽下认养禾苗。不远处,江西鑫禾农林公司的传感器正将千亩稻田的栽种数据,转化为跳动的光谱曲线。

  崇义上堡梯田透着悠长的农耕前史。为进一步传承农耕文明,维护农耕文明,添加农户收入,上堡经过推广公益众筹护田、保价购粮增收、民宿联盟运营、农民返聘工作四种形式,既唱响梯田维护之歌,又助力村庄全面复兴。

  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明遗产地,上一年10月,当《上堡之恋》剧组在梯田取景时,无人机飞过田畴,将农民驱牛耕耘的身影投送在各大网络站点渠道后,招引了很多游客景仰前来寻找乡愁。本年以来,上堡梯田景区已招待游客逾25万人次。尤其是“上堡梯田放水节”“云上开犁”等一系列特征活动推出后,“百度APP百万粉丝达人齐聚上堡”的网上线亿次。

  “咱们将依据‘农业立乡、生态美乡、旅行强乡、康养富乡’的开展思路,继续探究农文旅体交融开展新形式,带动资金、项目、人才回流,助力村庄全面复兴。”上堡乡党委书记谢银丽说。

  依照“农遗+文旅”思路,崇义县着力打造梯田参观、农耕体会、客家文明研学等特征项目,推出春播秋收节、稻田艺术季等主题活动,让传统农耕勃发全新活力。经过“合作社+农户”形式,引导乡民开展梯田民宿、有机稻米栽培,建成农旅交融演示村8个,年招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户均年增收2.3万元。现在,上堡梯田不仅是拍摄爱好者的天堂,更成为当地推动村庄全面复兴的“金色舞台”。



相关产品